¡@
《荒漠甘泉》5月17日
¡§過了四十年,在¡K曠野,有一位天使¡K顯現¡K說¡K你來,我要差你往埃及去¡¨(使徒行傳七章30-34節)。
神常從我們工作中召我們出來,叫我們休息一時,趁此靜心學習功課,然後重新出發到他所指定的工場中去工作。這段等候的時期,絕非耗廢。
從前有一位戰士,從他仇敵手中逃出來,半途發覺他的馬有換馬蹄鐵的必要。焦急催他從速逃生,勿稍耽延;但是智慧教他停在路上一家鐵匠門口,花數分鐘重換馬鐵;雖然他聽見追踪者的脚步由遠而近,他仍耐性等著馬鐵裝好。當仇敵和他只有一百碼距離的時候,他一躍馬鞍,似風馳去,頃刻間脫離了危險。他的暫停幷不失算,反加快他的速率。
神也常如此:在我們工作之前叫我們有片刻的暫停,好恢復我們的體力和靈力來走前面的路程。¡X¡X譯自《地上的天上生活》(Days
of Heaven upon Earth)
¡@
¡@
《曠野的筵席》 5月17日
「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,得以進入那安息。」(來4:3)
安息是在工作之後。當工作達到滿意的地步而完成時,安息才有可能,這就是安息最完滿的意義。當神在六日創造完畢之後,祂就安息了,這不是一件小事。我們也許要問,這位滿有計劃和豐盛生命的神,祂怎樣能去安息呢?創世記一章三十一節,就給我們看見了那原因:「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!」祂已完成了一些使祂心裏歡喜的事工,祂極美的旨意已經實現,祂的目標也已達到了,為此祂在安息中,便宣佈了那稱許的話。
今天神邀請我們一同有分於祂在基督裏的安息,由於另一善工也已完成,那就是神對於新的創造已經得著了,祂的美意已經實現,從此再無需要,也無可能有更完滿的實現了!所以當我們停止自己的掙紮和努力,且在基督裏獲得我們的滿足,我們便進入安息了。
¡@
¡@
《竭誠為主》5月17日
他的升天與我們的合一
正祝福的時候,他就離開他們,被帶到天上去了。(路二十四51)
主登山變¹³之後的經歷,是我們沒法體驗的。從那時起,主的生命完全是為了代贖。登山之前,他過的是正常人的生活;登山之後,經過客西馬尼、十字架,以至復活,都不是我們所熟悉的。他的十字架,是人類進入神生命的門;他的復活,使他有賜人永生的權柄;他的升天,使天門為人敞開。
在升天的山上,登山變¹³的意義就明顯¤F。耶穌若在登山變¹³時升了天,他就是獨自而去,對我們只是一個榮耀的形¹³而已。可是,他紆尊降貴,從山上來,與墮落的人類等量齊觀。
升天是登山變¹³的實現,我們的主這時回到他原有的榮耀裏去;可是他不單是以神兒子的身分回去,也以人子的身分回到神那裏去。因為人子升天,人就有自由的通道直接去到神寶座前。
作為人子,耶穌故意限制了他的權能、全知,以及無所不在的自由;升天後卻全部在他掌管之中了。耶穌基督為人子,有著神寶座的一切權能,從他升天之日起直到今天,他是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。
祈禱◆主啊,我的每一方面,都徹底、完全和絕對需要你。我是一個等待你注滿的龐大潭穴,以你的榮耀和美善注滿我,直至湧流不息。
¡@
《靈命日糧》 5月17日
把握今日
讀經: 希伯來書3章7-15節
金句: 「我終身的事在你手中。」(詩篇31篇15節)
吉姆在進入廣播界以前,曾帶領北卡州立大學的籃球隊取得國家冠軍,就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時,背部下方卻受到癌症侵襲。在應邀到杜克大學演講時,吉姆說:「人生變化無常,常出人意料。未來無法掌握,所以要把握今天,抓住現在,善用每一刻。」
神在希伯來書3章13節勉勵我們:「總要趁著還有今日,天天彼此相勸,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,心裡就剛硬了。」聖經為什麼這麼強調今日呢?
原因就在於,不管是那個今日還是這個今日,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在地上的最後一天。今日或許就是你接受 神救恩的最後機會;如果你已經認識主,今日或許就是與親朋好友分享主愛的最後機會。
雅各警戒我們不要寄希望於明天:「其實明天如何,你們還不知道。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?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,出現少時就不見了。」(雅各書4章14節)
把握 神今天所賜的機會。這不僅是籃球選手,也是我們所有人的金玉良言。VCG
珍惜光陰,人生短暫;
神知道,生命之限;
時光飛逝,歲月如梭,
我們應當,珍惜時間!
做好百年生命的計畫;做好今日辭世的準備。
¡@
¡@
¡m¸t¸g¬ãŪ¡n5月17¤é
¬ù 11:1 ¦³¤@Ó±w¯fªº¤H¡B¦W¥s©Ô¼»¸ô¡B¦í¦b§B¤j¥§¡B´N¬O°¨§Q¨È©M¥L©j©j°¨¤jªº§ø²ø¡C
¬ù 11:2 ³o°¨§Q¨È´N¬O¨º¥Î»»I©Ù¥D¡B¤S¥ÎÀY¾vÀ¿¥Lªº¡D±w¯fªº©Ô¼»¸ô¬O¥Lªº¥S§Ì¡C
¬ù 11:3 ¥L©n©f¨âÓ´N¥´µo¤H¥h¨£C¿q»¡¡B¥Dªü¡B§A©Ò·Rªº¤H¯f¤F¡C
¬ù 11:4 C¿qÅ¥¨£´N»¡¡B³o¯f¤£¦Ü©ó¦º¡B¤D¬O¬°¡@¯«ªººaÄ£¡B¥s¡@¯«ªº¨à¤l¦]¦¹±oºaÄ£¡C
¬ù 11:5 C¿q¯À¨Ó·R°¨¤j¡B©M¥L©f¤l¡B¨Ã©Ô¼»¸ô¡C
¬ù 11:6 Å¥¨£©Ô¼»¸ô¯f¤F¡B´N¦b©Ò©~¤§¦a¡B¤´¦í¤F¨â¤Ñ¡C
¬ù 11:7 µM«á¹ïªù®{»¡¡B§Ú̦A©¹µS¤Ó¥h½}¡C
¬ù 11:8 ªù®{»¡¡B©Ô¤ñ¡BµS¤Ó¤Hªñ¨Ón®³¥ÛÀY¥´§A¡B§AÁÙ©¹¨ºùØ¥h»ò¡C
¬ù 11:9 C¿q¦^µª»¡¡B¥Õ¤é¤£¬O¦³¤Q¤G¤p®É»ò¡C¤H¦b¥Õ¤é¨«¸ô¡B´N¤£¦Ü¶^Ë¡B¦]¬°¬Ý¨£³o¥@¤Wªº¥ú¡C
¬ù 11:10 Y¦b¶Â©]¨«¸ô¡B´N¥²¶^Ë¡B¦]¬°¥L¨S¦³¥ú¡C
¬ù 11:11 C¿q»¡¤F³o¸Ü¡BÀH«á¹ï¥LÌ»¡¡B§Ú̪ºªB¤Í©Ô¼»¸ôºÎ¤F¡B§Ú¥h¥s¿ô¥L¡C
¬ù 11:12 ªù®{»¡¡B¥Dªü¡B¥LYºÎ¤F¡B´N¥²¦n¤F¡C
¬ù 11:13 C¿q³o¸Ü¬O«üµÛ¥L¦º»¡ªº¡D¥LÌ«o¥H¬°¬O»¡·Ó±`ºÎ¤F¡C
¬ù 11:14 C¿q´N©ú©úªº§i¶D¥LÌ»¡¡B©Ô¼»¸ô¦º¤F¡C
¬ù 11:15 §Ú¨S¦³¦b¨ºùØ´NÅw³ß¡B³o¬O¬°§A̪º½t¬G¡B¦n¥s§A̬۫H¡D¦p¤µ§ÚÌ¥i¥H©¹¥L¨ºùØ¥h½}¡C
¬ù 11:16 ¦h°¨¡B¤SºÙ¬°§C¤g°¨¡B´N¹ï¨º¦P§@ªù®{ªº»¡¡B§Ṳ́]¥h©M¥L¦P¦º½}¡C
¡@
¬ù¿«ºÖµ²Ä¤Q¤@³¹
¤º®eºõn¡G ¥D¬O´_¬¡,¥D¬O¥Í©R
¤@¡B©Ô¼»¸ô±w¯fªºµ²§½¤£¬O¦º¤D¬O¯«ªººaÄ£(11:1-16)
¡}¤@¡~³o¯f¤£¦Ü©ó¦º¤D¬O¬°¯«ªººaÄ£
1. ¦³¤@Ó±w¯fªº¤H¡B¦W¥s©Ô¼»¸ô¡B¦í¦b§B¤j¥§¡B´N¬O°¨§Q¨È©M¥L©j©j°¨¤jªº§ø²ø
¡Ð³o°¨§Q¨È´N¬O¨º¥Î»»I©Ù¥D¡B¤S¥ÎÀY¾vÀ¿¥L¸}ªº(¬ù12)¡D±w¯fªº©Ô¼»¸ô¬O¥Lªº¥S§Ì
(¡uC¸ô¼»§N¡v¹wªí°ò·þ±Ð¡A¦Ó¡u§B¤j¥§¢wµLªáªG¤§®a¡v»¡¨ì±Ð·|ªº¹ê»Ú¡A¤T¤H¦Uªí¼x±Ð·|¨ã¦³ªº¯SÂI¡G(1)¥D´_¬¡¥Í©RªºÅã¹ü¢w©Ô¼»¸ô¡F(2)·Rªº©^Äm¢w°¨§Q¨È¡F(3)¨Æ©^ªº¹ê»Ú¢w°¨¤j¡C)
2. ¥L©n©f¨âÓ´N¥´µo¤H¥h¨£C¿q»¡¡B¥Dªü¡B§A©Ò·R(Phileo¤Í·R)ªº¤H¯f¤F
3. C¿qÅ¥¨£´N»¡¡B³o¯f¤£¦Ü©ó¦º¡B¤D¬O¬°¯«ªººaÄ£¡B¥s¯«ªº¨à¤l¦]¦¹±oºaÄ£
(¦º¤`¨Ã¤£¬O³o¯fªº³Ì²×µ²§½¡A¤DnÂǦ¹¨Æ¥s¤H¬Ý¨£¯«ªººaÄ£¡A¥u¦³´_¬¡¥Í©R¤~¬O¯«ªººaÄ£¡C)
¡}¤G¡~¥D¦]·R¦Ó¤´¦í¨â¤Ñ¦A©¹µS¤Ó¥h
1. C¿q¯À¨Ó·R(Agapao¯«¸tªº·R)°¨¤j¡B©M¥L©f¤l¡B¨Ã©Ô¼»¸ô
2. ¡£¦]¦¹·í¡¤Å¥¨£©Ô¼»¸ô¯f¤F¡B´N¦b©Ò©~¤§¦a¡B¤´¦í¤F¨â¤Ñ(µ¥©Ô¼»¸ô¦º¤F¤~¥h)
3. µM«á¹ïªù®{»¡¡B§Ú̦A©¹µS¤Ó¥h½}
¡}¤T¡~¦æ¦b¥ú¤¤¤£ÄßµS¤Ó¤H
1. ªù®{»¡¡B©Ô¤ñ¡BµS¤Ó¤Hªñ¨Ón®³¥ÛÀY¥´§A(¬ù10:31)¡B§AÁÙ©¹¨ºùØ¥h»ò
2. C¿q¦^µª»¡¡B¥Õ¤é¤£¬O¦³¤Q¤G¤p®É»ò¡C¤H¦b¥Õ¤é¨«¸ô¡B´N¤£¦Ü¶^Ë
¡Ð¦]¬°¬Ý¨£³o¥@¤Wªº¥ú(¦b¤÷¯«©Ò©w³Wªº®É¤é¥¼µ²§ô¥H«e¡A¥D¤D¬O³o¥@¤Wªº¥ú)
3. Y¦b¶Â©]¨«¸ô(¥¢¥h¥D¦P¦b´N¨S¦³¤Þ¾Éªº¥ú)¡B´N¥²¶^Ë¡B¦]¬°¥L¨S¦³¥ú
¡}¥|¡~©Ô¼»¸ôªº¦º¬OºÎ¤F
1. C¿q»¡¤F³o¸Ü¡BÀH«á¹ï¥LÌ»¡¡B§Ú̪ºªB¤Í©Ô¼»¸ôºÎ¤F¡B§Ú¥h¥s¿ô¥L(¥s¥L±q¦ºùØ´_¬¡)
ªL«e 15:51 §Ú¦p¤µ§â¤@¥ó¶ø¯¦ªº¨Æ§i¶D§AÌ¡D§Ṳ́£¬O³£nºÎı¡B¤D¬O³£n§ïÅÜ¡B
2. ªù®{»¡¡B¥Dªü¡B¥LYºÎ¤F¡B´N¥²¦n¤F
¡ÐC¿q³o¸Ü¬O«üµÛ¥L¦º»¡ªº¡D¥LÌ«o¥H¬°¬O»¡·Ó±`ºÎ¤F
3. C¿q´N©ú©úªº§i¶D¥LÌ»¡¡B©Ô¼»¸ô¦º¤F
¡}¤¡~¥D¨S¦b§B¤j¥§¬°¥sªù®{¬Û«H
1. §Ú¨S¦³¦b¨ºùØ´NÅw³ß¡B³o¬O¬°§A̪º½t¬G¡B¦n¥s§A̬۫H
(¥DC¿q¤£¤Î®É¥hÂåªv©Ô¼»¸ôªº¯f¡A¬O¬°Åã©úÍ¢¯à¥s¤H±q¦ºùØ´_¬¡¡A¨ÏÍ¢ªºªù®{̬۫HÍ¢¬O¯«ªº¨à¤l¡C¥DC¿q¤£¬O¬°©Ô¼»¸ôªº¦º¦ÓÅw³ß¡A¥DC¿q»¡Í¢¤£¦b§B¤j¥§´NÅw³ß¡A¬O¬°¥L̪º½t¬G¡C)
2. ¦p¤µ§ÚÌ¥i¥H©¹¥L¨ºùØ¥h½}(ªù®{¤£©ú¥Õ¬°¦ó©Ô¼»¸ô¦º¤F¥D¤~n¥h)
3. ¦h°¨¡B¤SºÙ¬°§C¤g°¨¡B´N¹ï¨º¦P§@ªù®{ªº»¡¡B§Ṳ́]¥h©M¥L¦P¦º½}(¤H¤w¸g¦º¤F¦ó¥²¥h©O?)
¡@
¡@